人體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digestive system)是維持機體生存的重要器官系統之一。消化系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攝取、轉運和消化食物、吸收營養和排泄廢物。食物提供機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其中除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物質均不能被機體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內被分解為結構簡單的小分子物質,才能被吸收利用。
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系統由消化器官和消化腺組成。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和大腸(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臨床上通常將口腔至十二指腸部分稱為上消化道,將空腸及其以下部分稱為下消化道。人體共有5個消化腺,分別為唾液腺(分泌唾液,如唾液淀粉酶將淀粉初步分解為麥芽糖),胃腺(分泌胃液,如蛋白質初步分解為多肽),肝臟(分泌膽汁,如將大分子脂肪初步分解為小分子脂肪,也稱為“乳化”),胰腺(分泌胰液,對糖類、脂肪、蛋白質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腸腺(分泌腸液,如將麥芽糖分解成葡萄糖,將多肽分解成氨基酸,將小分子脂肪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食物是怎樣被消化的?
消化主要有兩種形式,即機械性消化(mechanic digestion)和化學性消化(chemical digestion)。機械性消化通過消化器官運動將食物磨碎,使之與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將其推向消化道遠端?;瘜W性消化通過消化液中各種酶的作用,將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等營養物質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質。消化過程中機械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同時進行。
食物的消化是從口腔開始的,食物在口腔內以機械性消化(食物被磨碎)為主,食物在口腔內停留時間很短??谇粌鹊耐僖嚎梢苑置谕僖旱矸勖笇⒌矸鄢醪椒纸鉃辂溠刻?。
食物從食道進入胃后,即受到胃壁肌肉的機械性消化和胃液的化學性消化作用,食物中的蛋白質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在胃酸參與下)初步分解,胃內容物變成粥樣的食糜狀態,小量地多次通過幽門向十二指腸推送。食糜由胃進入十二指腸后,開始了小腸內的消化。
小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食物在小腸內受到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化學性消化以及小腸的機械性消化,各種營養成分逐漸被分解為簡單的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在小腸內吸收。因此,食物通過小腸后,消化過程已基本完成,只留下難于消化的食物殘渣,從小腸進入大腸。
大腸內主要是腸道菌群的無氧酵解過程,腸道微生物對食物殘渣進一步消化分解,產生酶,短鏈脂肪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供機體進一步吸收利用。